谈中国新一代航母选型先算全寿命周期费用这笔账

2024-08-22 17:33 分类:最老的利来国际 来源:admin

  近日,又有大量首艘国产在建航母的施工图片披露。从图片可以看出,目前国产航母的船体建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将是全面安装舰上各型设备,同时船体也应该适时下水,在各种舾装作业的同时开始对各子系统陆续进行调试。

  可以说,首艘航母的建造工作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复杂,未来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有不少心急的网友已经跳过在建航母憧憬下一代航母,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也从之前大家较少涉及的一个角度——全寿命周期费用,来谈一谈中国航母未来的使用和选型。

  近日,又有大量首艘国产在建航母的施工图片披露。从图片可以看出,目前国产航母的船体建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将是全面安装舰上各型设备,同时船体也应该适时下水,在各种舾装作业的同时开始对各子系统陆续进行调试。

  可以说,首艘航母的建造工作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复杂,未来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有不少心急的网友已经跳过在建航母憧憬下一代航母,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也从之前大家较少涉及的一个角度——全寿命周期费用,来谈一谈中国航母未来的使用和选型。

  我们谈到一种武器究竟值多少钱,往往看的只是造价。其实,这个观念早已落后。目前,世界各国在计算武器耗资的时候,基本上都采用了“全寿命周期费用”(LCC)这个概念。所谓“全寿命周期费用”,主要指从最初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维修、现代化改装,到最后的报废处置等整个寿命过程所支出的总费用。在“全寿命周期费用”中,造价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整个“全寿命周期费用”一般会达到造价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有的武器型号可能造价比较低廉、看似性价比高,但是整个“全寿命周期费用”往往花费惊人。因此,应用“全寿命周期费用”这一概念对一种武器进行分析后,可以通过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或效能的方法来选择技术和设备,同时在对武器进行升级改进、报废和选型决策是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航空母舰是目前各类先进武器装备中单一造价最高、同时也是“全寿命周期费用”最高的一种。国外,尤其是美国很早就在航空母舰上应用了“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并且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时任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就对美国国防部进行改组,创立了PPBS(规划-程序-预算体系)制度,首次将“全寿命周期费用”概念应用到武器装备的研制和采购上。此后,美国国防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准则,进一步细化了“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具体实施细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军武器装备全面由采购价格最低向“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转变,大大提高了国防经费的使用效率以及武器装备的效费比。

  对于现代航母来说,其“全寿命周期费用”可以大致分为设计和研发费用、建造费用、作业和维持费用以及报废费用等四个部分。

  设计和研发费用在整个“全寿命周期费用”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这一阶段往往是最为关键的最老的利来国际。根据著名的帕莱托曲线,设计和研发阶段结束后,基本上95%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就已经能够确定下来了。如果想要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就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科学的论证审查。以美国为例,其对于新一代航空母舰“福特”级首舰“福特”号的设计阶段就毫不吝惜金钱。据报道,美国海军光是在“福特”号的设计费用上就砸下了超过30亿美元的巨资。相比之下,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万吨隐身驱逐舰的造价不过才35亿美元,而一艘“阿利·伯克”ⅡA宙斯盾驱逐舰的造价也只有17.4亿美元。

  高投入自然换来的高回报。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在“福特”号的设计上首次全面采用三维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通过虚拟可视化技术在舰体建造之前就对整个舱内设计进行检验。在武器设计上应用这一技术并非美国人独此一家。但是,“福特”号航母内部有多达三千个以上的大小舱室,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

  建造费用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和原材料费用等。其中,人力成本往往很难控制。一旦工程进度发生延误,人力成本就要大幅增加。“福特”号航母采用了多达16种全新技术,包括电磁弹射器、双波段雷达、先进拦阻装置等。目前,其中的一部分新技术已经遇到了相当程度的难关,由此造成整个航母建造进度推迟。尽管美国海军已经为“福特”号预设了多达5000万个工时,但是目前看来依然不足。美国海军每年都在为“福特”号的设计建造增加拨款,以应对不断超支的局面。截至目前,不算设计和研发费用,单就建造费用而言最老的利来国际,“福特”号已经耗资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其最终的造价可能要达到110亿美元以上,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战舰。

  作业和维持费用在“全寿命周期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其平均每艘造价为40亿美元,而以30年服役期计算,每艘航母的作业和维持费用高达148亿美元,是造价的三倍多。事实上,美国海军航母的服役期限远远超过30年:“小鹰”号航母1961年服役,2009年退役,服役期达48年;“企业”号航母同样在1961年服役最老的利来国际,2012年才退役,服役期51年;而“尼米兹”号1975年服役,至今仍然在役,预计将在2025年退役。服役期越长,航母的作业和维持费用自然也越高。而且,随着各类舰载设备的老化、更新以及必要的现代化改造、升级,航母的作业和维持费用会呈现历年逐渐攀升的情况最老的利来国际。据美国海军测算,如果以50年服役期计算,1艘“尼米兹”级航母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将高达600亿美元,是造价的15倍!如果再将整个航母编队内的护航舰只以及舰载机的费用计算在内,这一数字将再增加差不多一半。

  报废费用是“全寿命周期费用”中最后支出的一块,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国海军常规动力航母退役后,少数会作为海上博物馆对外开放,状态较好的则会封存,成为“幽灵舰队”的一份子。而最难处理的就是核动力航母,比如已经退役的“企业”号。当时,“企业”号完成退役仪式后,首先前往诺福克基地安全拆除反应堆燃料棒,然后由拖船拖行抵达华盛顿州皮吉特湾。在那里,“企业”号最终被拆解成总重9万吨的金属碎片。事实上,仅拆除“企业”号的放射性燃料棒和反应堆就耗费了3年时间和数千万美元。

  对于今天正在崛起中的中国海军来说,航空母舰已经不是要不要有的问题,而是要有几艘、什么技术级别的问题。笔者从“全寿命周期费用”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以下个人观点,仅供关心中国海军航母发展的各位读者参考。

  首先,大型常规动力航母的效费比要远远高于大型核动力航母。目前,国内媒体上有很多中国未来必须要建造8万吨级以上核动力航母的观点,其中不乏著名军事专家。但是,从“全寿命周期费用”角度进行考量,大型核动力航母的效费比远不如大型常规动力航母。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说的效费比是指航母作战效能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比,而不仅仅是设计建造费用。

  事实上,美国总审计署(GAO)在1998年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也佐证了笔者的观点。根据报告显示,“小鹰”级常规航母的造价为20亿美元,“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为40亿美元。这还只是1997年的价格,到了最后一艘“尼米兹”级“布什”号下水时,造价已经高达62亿美元。报告中还提到,50年服役期内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尼米兹”级预计要花费222亿美元,“小鹰”级只要141亿美元(都为1997年美元币值)。但是目前看来,GAO对“尼米兹”级“全寿命周期费用”的预测是过于乐观了。

  除了近乎无限续航力和不需要搭载舰用燃油,在作战效能上,大型核动力航母与大型常规航母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尼米兹”级搭载各型舰载机100余架,而“小鹰”级也能够搭载80余架。可以说,大型常规航母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比大型核动力航母少得多,但是其作战效能达到了后者的80%以上。

  对于未来中国海军发展战略而言,即无需要也无必要建设类似美国海军那样的全球海上力量,因此,不必刻意追求大型核动力航母的无限续航力。无论是向东进入西太平洋,还是向西进入印度洋,大型常规航母都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训练的需要。而且,大型常规航母较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对于我国经济实力来讲也是可以承受的。

  在海军发展建设上,军事学术界往往有“百年海军”的说法。中国海军从1949年4月23日成立至今,已经走过67年的光辉历程。但是,在装备发展建设上的快速进步还只是2000年以来的事情。我们在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海军新型战舰“下饺子”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未来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寿命周期费用枢点曲线最老的利来国际受迫振动输入转矩输送链输出转矩枢点树状运动链